养殖宝典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998-2399
电话:
0898-65900372 67440992 
67440993 13519881663 
13876006683 13518818238
传真:
0898-65780928 
华南办:
0756-5516139 13318970122
网址:
www.zhuoyuesc.com 
(中文实名:卓越水产)
E-mail:
h1nzhuoyue@126.com
养蟹技术 
健康养蟹全程操作指南(五)
作者:小编 日期:2022-01-23 点击数: 

八【河蟹养殖模式】

(三)成蟹养殖

7.饲养管理

①河蟹生长每阶段的饵料营养搭配

河蟹的消化系统很强,味触角发达,食谱广泛。但是河蟹的肠道很短,对食物营养的吸收比较差。所以,河蟹比较贪食,不断摄食饵料补充能量。但是一次只能摄食少量饲料。如果一天投喂一次料,河蟹短时间吃不完,就会在池塘底部溶散分解,乃至发酵,河蟹不宜摄食。成为其它生物,尤其是螺蛳的饵料。所以,养殖户在料台上看到成堆螺蛳趴在料上滤食,认为河蟹吃剩了。其实是河蟹在颗粒料溶化散开之前没来得即全部摄食。所以看料投喂要善于总结,做到少量多餐,精粗搭配,全价料与单价饲料交替投喂,满足河蟹摄料的开口性和适口性以及每个个体生长的需求性。少量多餐、多品种投喂可大大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饵料成本,减少未吃完的料在池底滋生细菌,污染水体。

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靠人工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河蟹投喂应遵循以下原则:

精:3~4月份,池塘水温比较低,蟹苗又经过越冬期的减料和停料,体质比较虚弱,新陈代谢较慢,摄食量少。所以,此时要对河蟹投喂营养丰富的精饲料补充能量,尽快恢复体质,为蜕壳打下基础。投喂时,饵料营养要做到循序渐进,蛋白质含量由低渐高,以防河蟹开口后,机体对高蛋白饵料的不适应和不吸收。先用低蛋白颗粒料拌酶解多糖活力素投喂,待河蟹吃料正常、活力增强后逐渐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到38%以上。

5~6月份,池塘水温一般在15~28℃之间,是河蟹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也是河蟹生长的高峰季节。此时,河蟹的吃料好,对营养的需求全面。在保证充足饵料的同时,关注河蟹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高蛋白和高脂肪的摄入,并不是在河蟹体内能被高吸收和高转化,相反还会引起河蟹的肠道疾病和肝胰脏疾病,引起内分泌失调、活力下降、生长停滞。因为高蛋白的饵料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等对河蟹生长不利的成分,造成河蟹肝胰脏的负担,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河蟹对饵料营养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所以,在投喂饵料时要注意添加多种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如金多维健长灵、酶解多糖、保肝灵等。促进河蟹的消化吸收,增加免疫能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辅以投喂植物性蛋白饵料,如“豆类”等。植物性蛋白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很低,其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被河蟹更好地吸收利用。

粗:7~8月份,高温季节,池塘温度达到28~35℃,河蟹机体的新陈代谢变快,摄食量增大,生长速度加快。此时,河蟹饵料营养的搭配要科学合理,以低蛋白饵料与离子对钙健长灵酶解多糖金多维混合投喂,配合植物饵料,如煮熟后的玉米、小麦等。避免因过量投喂高蛋白的饵料造成河蟹肝胰脏对富余营养的大量储存,而提前催生河蟹性腺的发育,形成性早熟以及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减少高蛋白的投喂量,也是防止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在高温季节发酵,消耗大量溶氧并释放大量含氮的有毒物质,引起水草、青苔腐烂,蓝藻爆发。

荤:9~10月份,气温早晚凉,河蟹进入生长成熟期,食物范围和食量均增大,为最后一次蜕壳和生殖回游储备能量。此时,对河蟹要进行营养强化,以动物性饵料(不低于投饵量的60%),拌活性蒜宝本草康金多维投喂为主。辅以投喂高蛋白颗粒料和植物性饵料,满足河蟹增膘育肥的营养需要。

在为河蟹投喂饵料时,坚持每天投饵2次。如果加喂冰鲜鱼,须用活性蒜宝与颗粒料拌匀放置30分钟后投喂。上午8~9点投喂饵料总量的30%,傍晚5~6点投喂饵料总量的70%。坚持每日检查吃料情况,控制投饵总量。投饵量以投饵后1.5~2小时基本吃完为标准,不得过量投喂。投喂时要沿池塘四周将饵料均匀投在浅水区,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及河蟹摄食情况,做到晴天多投,阴天少投,水温低时少投,蜕壳时多次少投;闷雨天不投,水质恶化时不投,发病伤亡时不投。

②蟹池投饵应遵循“四看四定”原则:

◇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若是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 定质:饵料要求新鲜适口、蟹喜食、营养价值高。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植物性饵料要求无根、无泥、无黄叶。不投发霉变质饵料,不投粉状饲料,应投小块状或煮熟的麦粒、黄豆、玉米等,配合饲料必须轧制成颗粒状,在水中能成型5小时。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投喂配合饲料以存塘蟹3~5%计,冰鲜鱼以10%左右计,具体投喂量应看第二天投喂区是否有剩料,若有则适当减少投喂。若池水混浊,应分析原因,适当增加投喂鲜鱼。

◇ 定时:河蟹白天常隐蔽在阴暗地方,黄昏、夜间才出来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在傍晚投喂,如水温15℃左右,每隔一天投喂1次;如水温20℃以上,每天投喂1次。早期在傍晚5~6点,选择浅水区投喂,高温季节在傍晚7~8点,选择稍微深水处投喂。

◇ 定位(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饵料应投在饵料区。刚开始时大部分投在岸边浅水区,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以后则大部分投在池坡或水草处,因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需均匀投放,投饵面应尽量扩大到整条池坡,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须提醒的是:投饵时应做到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谷类,下午投喂蚌肉、螺类、蚕蛹。

8.河蟹养殖的病害防控

1.加强夜间管理,防控病害隐患:病害发生在夜间,而发现在白天。

清明前后,昼夜温差大,生物,化学,物理多重耗氧导致溶氧低,有毒(亚硝酸、氨氮、硫化氢、重金属等)有害(各种致病原)物超标,而这样的水质环境易使蟹苗产生应激从而导致活力和免疫力下降,致病风险增大。因此,在放苗后,建议按3~4亩将降解灵1包+离子对钙1瓶或按5~6亩用纳米氧1瓶+降解灵2包在晚上10点后开增氧机混后泼洒。以解决缺氧和应激。

2.防控转风、温差、阴雨等因素导致倒藻转水:首先,应主动看天气预报,注意相关气候变化,主动做好倒藻转水的预防。提前按8亩用六抗培藻膏1桶+特力钙1包+降解灵2包混成糊状泡1小时后全池泼洒。这样处理可有效减轻或消除蟹苗应激反应,控制或降低致病率。

3.白天可泼洒活性蒜宝每1瓶泼2亩(还可按每公斤料添加10克拌料投喂,以提高肠胃消化和抗病毒功能)。也可泼绿康露每瓶3亩。活性蒜宝绿康露既可抑菌抗病毒,还可善水质。两产品均不会对养殖对象产生刺激。

9.巡塘和防逃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特别是下雨天和换水时更要注意。观察水色,注意蟹的活动、脱壳、生长、水草变化等情况,在河蟹性腺发育丰满、价格合适时可流水捕捞。

10.成蟹捕捞

河蟹的习性给捕捞带来了不少困难,一是穴居,使在捕捞上增加难度;二是池底爬行,使其在与捕捞水层中游泳的鱼类有区别;三是若捕捞时间迟易逃逸,而捕捞过早性腺又没有成熟;四是残剩在池中河蟹由于性腺已成熟,至次年4~5月自然死去,造成经济损失;五是干池捕捉除易发生折断步足外,还往往使蟹腮腔中聚集淤泥,离水后死亡。一般来说,池养河蟹的捕获时间要适当提前,在成熟蟹的比例占80%时开始捕捞,捕捞后采取室内暂养或竹笼暂养等措施。一般在10月捕捞为好,若延迟到10月底至11月上旬,河蟹由于性腺成熟的躁动,沿防逃墙乱爬,除易逃窜外,也会为老鼠等敌害提供可乘之机。

池塘养蟹常用的捕捞方法有四种:

⑴放水捕蟹:利用河蟹生殖洄游和顺水爬行的习性,在蟹池出水口装上蟹网,通过放水进行捕捉。

⑵徒手捕捉:利用河蟹夜晚上岸活动觅食的习性,组织好人力,备好电筒、蟹篓、蛇皮袋等,在蟹池岸边捕捉,通常在夜晚11时左右进行。

⑶干池捕蟹:将池水放干,夜晚当河蟹全部出来后进行捕捉。

⑷工具捕蟹:如养殖池塘较大,则可在蟹池内安装蟹簖、地笼等工具进行捕捉。

附1:商品蟹养殖规格指标

规 格

体重(g/只)

雄性(♂)

雌性(♀)

特大

≥275

≥200

225--274

125--199

175--224

75--124

<175

<75

附2:商品蟹的感官指标

体色:背部:青色,青灰色、墨绿色、青黑色、青黄色或黄色等固有色泽。

腹部:白色、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灰色、黄色甲壳:坚硬、光洁,头胸

甲隆起。

螯足:一对螯足呈钳状,掌节密生黄色或褐色绒毛,四对步足,前后缘长有金色

或棕色绒毛。

蟹体动作:活泼有力,反应敏捷。

鳃:鳃丝清晰,无异味,无异臭味。  

11.河蟹养殖回捕率低的分析

目前,河蟹的养殖回捕率都在60~70%之间,普遍比较低。让养殖户感到疑惑的是,从放种到后期回捕均未发现损伤。河蟹哪去了?毫无疑问,在养殖过程中河蟹死亡了。之所以我们看不到,是因为大部分河蟹在池底或水草丛中死亡,尤其是第一次蜕壳时。在死亡后河蟹随即被同类捕食或肢解,剩余残体又被微生物和浮游动物慢慢分解消化。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河蟹的伤亡数量无法准确统计。只有总结各阶段河蟹伤亡的原因和问题,科学养殖,科学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回捕率。下面我们就对容易造成河蟹伤亡而被养殖户忽略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

①蟹种的优劣是养殖成活率的关键

选购蟹种时,对苗种塘的管理情况和水质情况以及蟹种的健康指标要全面了解。A.在同一塘口的蟹种,群体规格是否均匀。如果规格不整齐,蜕壳期就不会同步蜕壳,就会发生体格大的蟹种残食体格小的蟹种。尤其在饵料不足和软壳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B.蟹种的体色是否一致。健康的蟹种应该体色一致,整洁光亮,无附着物。劣质蟹种体色深浅不一,体色透明呈土黄色的病蟹、体色较深呈灰黑色的老蟹以及体色呈墨绿色或青色的早熟蟹参差不齐。C.蟹种体型和活动能力是否强而有力。要选择五对胸足匀称细长、坚硬饱满无断足,指节无磨损、鳌足的指节嫩白。蟹种翻身迅速有力,趋向明显。

②蟹种放塘时不科学造成伤亡。

蟹种放养前,先肥水培养藻类。然后,取蟹种塘口的水和放养塘口的水进行水质指标的测试对比,相差太大要及时调整。待水质指标基本吻合后,才能试水放种。具体步骤是,先将购回的蟹种进行浸泡消毒和抗应激处理,最好用生物消毒如适菌旺护苗露。然后将处理好的蟹种放入池塘中浸泡2分钟后提出水面,静置5分钟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复2~3次后,打开网袋将蟹种均匀投放在水岸边,让其自行爬入水中。

③蟹种放塘后的水质管理和饵料投喂出现问题造成伤亡。

蟹种下塘后,在新的环境下,有机体的内环境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饲养环境。在苗塘时,经过1年的饲养,水体基本趋于富营养化,透明度很低,水位较深,池底温度稳定。而新的池塘中,水位较浅,池底温度变化大,水体往往比较清瘦,清澈见底,加上清塘后的土壤和水体中的药物残留,使得新的养殖环境与苗池的水体环境以及水质的物理指标相差过大,超过了蟹种的忍受能力。另外,蟹种下塘后,为了追求蟹种的生长速度,大量投喂高蛋白的颗粒料。忽视了天气和水温对蟹种的影响,以及蟹种自身的机体需求。此时一般水温比较低,在5℃以下蟹种几乎不开口吃料,投喂过量后会造成浪费、破坏水质,滋生细菌。水温超过5℃时,蟹种才逐渐开口,少量进食。而经过越冬期的蟹种,机体内新陈代谢速度较慢,所有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储存处于透支状态,尤其是体内多种蛋白酶和维生素的缺乏。使得蟹种很难消化吸收高蛋白的颗粒饲料,造成营养不良,在第一次蜕壳时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