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宝典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998-2399
电话:
0898-65900372 67440992 
67440993 13519881663 
13876006683 13518818238
传真:
0898-65780928 
华南办:
0756-5516139 13318970122
网址:
www.zhuoyuesc.com 
(中文实名:卓越水产)
E-mail:
h1nzhuoyue@126.com
海参养殖技术 
神奇的海参
作者:小编 日期:2022-01-23 点击数: 

一、海参简介

全世界海参有1000多种,我国海域分布有140多种;全世界约有40多种可供使用,我国可供食用的有20多种,约占一半,10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以黄海、渤海的刺参品质最佳,富含刺参粘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刺参皂甙等营养,被誉为“海底黄金”。刺参科的主要种类有刺参、绿刺参、花参身、糙刺参、梅花参等,海参科的主要种类有蛇目白尼参、白底辐肛参、子安辐肛参和糙海参等。本书重点谈最具经济价值的刺参。

刺参(又称“沙口棘”),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我国主要分布在寒温带的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省近海。

1.刺参的栖息环境:

底质、深度:在自然海区中,刺参多栖息于水深3~15米的浅海,生活在水质清澄、波流稳静、无淡水流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底,或大叶藻丛生的较硬泥沙底,盐度27~32‰,pH 7.8~8.4,水温不高于30℃,冬季不结冰的区域。15米以下因饵料缺乏等原因分布量逐渐减少。刺参的运动能力差,行动缓慢,10分钟可移动1米,对水质和底质要求较高。

水温:刺参适宜寒温带气候,生存的水温-1.5~30℃,水温低于3℃时摄食量减少,活动迟缓,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10~15℃时摄食量最大;17~19℃时摄食强度大幅下降;超过21℃时进入夏眠。因此说,刺参的适温范围5℃~20℃,最适生长温度为8~16℃,水温低于2℃或大于23℃时则停止生长。受水温的影响,刺参在1年中有2个月生长季节,分别是春季的3~5月底以及秋季的9~11月。

盐度:刺参属狭盐性动物,成参适盐范围为27~35‰,最适盐度为28~32‰,盐度低于20‰时便有大量的个体死亡、溃烂。水温20℃以下时,水温越高刺参对低盐的耐受力越强。

食性及饵料:杂食性,以夜间摄食为主,对摄食无选择性,凡是能粘着在触手上的一切物质都会被送入口内。饵料主要是泥沙中的单细胞藻类(主要是底栖硅藻、鼠尾藻、马尾藻等)、有机碎屑、幼贝、桡足类,甚至虾蟹等蜕的壳、木屑、腐殖质、细菌团及大型藻类的碎片,也能摄食人工饵料。海参白天不活跃,常固着不动,摄食量少;夜间活跃,摄食量大。

2.刺参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外形:刺参体表多呈黑色、红褐、绿褐、淡蓝色、灰白、纯白等,刺参呈扁平的圆筒形,分背、腹部两面,背部略隆起,有4~6行锥形肉刺;腹部平坦,有密集的管足,呈空心管状,是刺参的运动和附着器官。成参体长一般在10~30厘米之间(有些完全伸展可达到40厘米长),身体柔软,伸缩性很大,受到外界的刺激时易收缩;海参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管足做缓慢的匍匐运动,当其爬行时体先收缩后伸展,呈蠕虫状;一般情况下,如果环境条件比较好,海参一般不做远距离的运动,活动的范围也是十分有限。但在食物缺乏、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区,海参可进行相当大距离的移动。

内部结构:

体壁由单层表皮细胞的上皮、质厚而富含胶质的结缔组织皮层、肌肉层组成,其间有众多骨片。

摄食和消化系统由触手、口、咽、食道、胃、肠和泄殖腔组成。

海参体内的呼吸树是主要的呼吸器官,皮肤也具有呼吸作用,皮肤呼吸占整个呼吸的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海水由肛门进入总排泄腔,然后流入呼吸树,在此吸收氧气,左侧呼吸树之外分布有背血管网。呼吸的氧气通过背血管网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携带到各器官,二氧化碳经此途径随海水排出呼吸树而达到体外。另外管足壁很薄,可经管足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和水管系统包括血管和血窦,主要由包围咽的环血管及其分支和沿消化道的肠血管组成,没有心脏。神经系统是由网状神经纤维构成的神经丛,再由神经丛构成神经系统。

3.刺参的生长史

卵母细胞→原肠期→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幼参→亲身

4.刺参人工养殖流程

二.海参的神奇特征

1.排脏: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海水污染、水温突然升高或突然降低、过分密集或受某些强烈刺激时,海参身体会强烈收缩,常把有毒素的内脏(包括消化管和呼吸树)从肛门排出来,称为排脏(俗称“吐肠子”)。内脏排出后的海参并不会死亡,在海里经过大约60天的休养生息,又会长出新的内脏。这种功能也是海参的逃生本领,当海参遭遇天敌时,它会本能地快速将自己的内脏吐出,迷惑天敌、并借助反作用力趁机逃脱。   

2.再生:海参有很强的再生力。若将其切成2~3段,带有部分泄殖腔的片断能再生成一整体。少数穴居的海参,只有前端部分才能再生。若将其肉刺切除,5~7天出现小隆起,30天后完全愈合;若将管足切除,约7天后伤口自愈并呈突起伏,25~33天后可再生成切断前相同的状态,并能摄取食物,惟色素稍淡。再生功能为海参逃离天敌提供了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在天敌吞食海参一半时,落入海底的另一半会在一段时间后再生成一个整体。这种神奇的再生修复功能,一直是中外医学界和生物工程学专家深感迷惑的课题。

3.放毒:海参体内有一种黏糊糊、有特殊味道的线状物、含有毒素的特殊器官,呈白色、粉色及红色——居维氏管。当受到攻击时,它把居维氏管从肛门排出,去缠结和毒杀来犯的“敌人”。人们常困惑:为什么“敌人”只吞食海参的内脏,而不吃它的体壁?原来,多数海参的体壁含有海参毒素,能使吞食者产生毒性反应,引起肌肉麻痹和溶血等症状。

4.“夏眠”与“冬眠”两个休眠期:

夏眠:海参以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为主,而浮游生物对水温十分敏感,冬天水冷时,浮游生物下潜到海底寻找温暖,此时是海参最为快乐的季节。入夏以后,上层海水由于太阳光强烈照射的结果,温度比较高。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到海面,而海参却对温度很敏感,水温升高是海参夏眠的主要诱发因子,当海里水温升到 20℃以上时,就向更深的海底迁移。由于高温以及失去了食物,海参就迁徙到海水较深安静的岩礁间潜伏,一睡就是一个夏季。进入夏眠前,海参会将内脏全部吐出。其间不吃不动,整个身子萎缩变硬如石头般,加上肛门又可射出黏丝防毒御敌, 一般动物不会吃掉它,待到秋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力。海参用夏眠避免高温及渡过夏季海底食物匮乏的难关。

冬眠:温带海域的海参在水温低于3℃就会进入冬眠状态。

5.自溶:海参还有一种特异现象,当它离开海水时间过长,或感染各种病害,或碰到外源条件(如油污、淡水、某些强还原剂或强氧化剂)刺激时,海参的身体(体壁)在阳光下会自动分泌出一种自溶酶,几个小时后便自行化作一滩水而消失(骨板除外)。

6.不腐:海参发生“自溶”现象,身体会慢慢溶解消失,但不会象其它动物那样腐变产生难闻的异味。尽管海参很腥,但从不招苍蝇。甚至连最喜欢偷腥的猫也从不搭理海参。

7.预测天气:海参游动缓慢,每小时只能走3米,最不能抵御大风大浪的冲击,当风暴即将来临之前,它就躲进石缝里藏匿起来,当渔民发觉海底不见海参时,就知道风暴即将来临,赶紧收网返航。

8.抗寒:海参的生命力极强,既使在地冻天寒的环境下,它也能身处冰冻之中亦无所畏惧,在冰块融化后仍安然无恙,在-60度冷冻中仍然活着。

9.变色:海参是个变色龙。平常看到的海参可能都是黑色,因为那是被煮熬以后的,不管什么颜色的海参被煮熬以后,都变成黑色的,是典型的黑色食品。其实在海洋里海参有多种颜色,它们随所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体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为淡蓝色,而居在海带、海草中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这种变色本领,能有效保护自己。

10.吞沙:海参主要以海底有机物质和微小动植物为饵料,并大量吃进泥沙,一只海参每年吞吐泥沙量为30~40升,所以生长极其缓慢,致使体内含有锌、硒、钙、铁、镁等大量有益微量元素,这也正是其滋补功能多而且珍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11.抗缺氧:即使在缺氧的地方,海参也能生存,把海参埋在泥沙中数天,仍能存活。

虽然海参没有心脏、没有眼睛、没有牙齿(有骨片)、没有肝胰脏、无胆囊,无专门的排泄系统(由呼吸系统兼行排泄功能),但正因为海参拥有如此多的神奇功能自保或适应环境,使海参得以在海洋里生存了6亿年,被称为海洋里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