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宝典
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998-2399
电话:
0898-65900372 67440992 
67440993 13519881663 
13876006683 13518818238
传真:
0898-65780928 
华南办:
0756-5516139 13318970122
网址:
www.zhuoyuesc.com 
(中文实名:卓越水产)
E-mail:
h1nzhuoyue@126.com
海参养殖技术 
健康高效成参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三)
作者:小编 日期:2022-01-23 点击数: 

关键控制技术六.养护底质,正本清源

1.养参先养底

海参除了浮游体期间其余全是底栖生活,底质是海参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对海参的生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底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养参的成败。由于高密度养殖、日积月累的投饵、排泄、藻类老化死亡、滥用絮凝型、吸附性底改、投放有毒害物质(包括消毒药、杀虫药、抗生素、重金属)等原因,如果日常不注重养护底质,这些物质没有及时的清除掉,时间稍长就会导致底部发热、腥臭、泛酸、腐败菌(尤其是弧菌)大量繁殖,物理耗氧、化学耗氧和生物耗氧叠加(据报道,池中溶氧有54%以上是被底部有机物消耗掉的),底层缺氧日益严重,亚硝酸盐、氨态氮、硫化氢、甲烷、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成为虫害、病菌、病毒的滋生地。所以,海参的很多病害,如肿嘴、黑嘴、摇头、化皮、排脏、肠炎、厌食以及高温雨季底热漂参等,大多都源于底层缺氧发热、底质发黑发臭。

所以说“养参先养底”,而非传统的“看水养参”。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再知道底质的变化,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病原通过塘底的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因此,养水先养底。

2.造成养参池底质发臭常见原因

◇ 水深控制不当,没有根据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及时调节水位;

◇ 池塘投料量过大,大量的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中残余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条件,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 频繁使用消毒、杀虫、杀藻、杀菌药物,严重破坏池塘生态环境,并使塘底的自净功能丧失殆尽,底质日益恶化;例如当池塘浮游动物多,水色较浓或池底蝼蛄虾、水蜈蚣、海蟑螂等昆虫多水色较清,用完杀虫药或者池塘中鱼较多,用完茶籽饼后,池底易变臭。

◇ 一些河口区的池塘水源较浑浊,常年进水累积池底浮泥及各种浮游生物尸体沉积,多易底臭;

◇ 青苔、海菜多的塘,高温时青苔海菜腐烂,或砂底池塘,吸附转化氨等有害物质的能力弱,容易发臭;

◇ 经常使用絮凝剂和吸附剂,造成底质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变酸发酵变臭。

3.造成养参池底质发热常见原因

◇ 春、秋两季都有漫长的同温期,水体无法对流,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积累,造成底部缺氧和发热;

◇ 高温雨季池底有机物多,加上夏季池塘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青苔等生长繁殖和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如未能及时被分解利用,就会沉积在池塘底部进酵解产热,消耗池底溶氧;底越发热,池底越缺氧;池底越缺氧,底越发热,形成恶性循环;

◇ 持续晴天,整个水体的温度均较高,在早晚温差较大的地方,或晚上风较大时,上层水的水温会下降较快,下层水水温下降较慢,也会造成底热。

◇ 经常用化学增氧剂(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双氧水等)或这类增氧底改,放氧时既不溶于水,又造成底部发热。

◇ 高温、低压、闷热、低氧天气,如果大量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繁殖和发酵过程会耗氧和产热。

底热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引起底层缺氧,再遇到水体分层不对流,使底热无法散发,池底进行厌氧发酵,结果就会导致棘刺白点、肿嘴、皮肤溃烂、大面积吐肠、漂参等问题。

4.改底的误区

◇ 经调查,市场上有相当大部分的底改产品都是“概念性”底改,名不副实,带有很大投机性和欺骗性,如解毒底改、净水底改、增氧底改、清凉底改、大蒜素底改、抗应激底改等,绝大部分都是用劣质石粉加少量化学原料混合而成,用了以后多絮凝或吸附沉积到塘底,形成“聚毒层”,表面上看透明度是大了,实际上却坏了底质,表面上这类产品低价实惠,实际上后患无穷,代价难以估计。

◇ 一旦发现底质腐败、发热、泛酸、底臭,海参出问题,则心里焦虑无比,投放大量的底改产品,包括大量的微生物制剂,造成更为严重的耗氧和应激,这是被动的“调改”观念和做法。

所以,建议养护底质,将被动“调改”底质的观念转变为主动“养护”底质的观念。“调改”是底质腐臭了,海参有问题了,才采取措施,属于被迫的行为,往往调出问题,改出病害,因为环境突变,应激加剧,更容易导致海参发病甚至死亡。“养护”是从养殖开始收获整个过程都适时适量使用安全健康的产品护理底质,让底质始终处于健康良好、溶氧丰富的状态。“养护”是主动预防,属于事前控制。

5.养护底质,防控底酸、腥臭、底热的防控措施

预防:请认真阅读 “警惕改底风险”  

控制:如不注重日常养护,导致底质发热、腥臭、泛酸,必须考虑先保海参的安全,①及时排底污;②解毒抗应激,上午按4亩用解毒超爽1瓶泼洒;③养底:解毒2小时后按4亩用粒粒神1包+六控底健康1包混合干撒;④通透水体,增加底氧:晚上按3亩用纳米氧1瓶(或用降解灵2包+离子对钙1瓶);⑤养护水质:第二天按8~10亩用六抗培藻膏1桶+新活菌旺1瓶养护水质。⑥强健体质:按每公斤饵料拌清源、酶解多糖、活性蒜宝各10克投喂,一天1次,连用3~5天。

6.参圈池底泥皮的形成和消除:

养殖多年老化的参圈或老虾塘改建的参圈,养殖过程中池底易起泥皮,通常颜色有蓝绿、绿褐、黄褐等颜色。这是池塘浮游植物、底栖植物死亡后的残骸、细菌类、底栖藻类的综合体,温度较高时会漂浮在池角、池边,往往今天把塘面的“泥皮”捞走了,明天“泥皮”又在塘面出现。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在池底死亡积累和在水体中死亡下沉积累,经一段时间受细菌分解,产生甲烷等气体,加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使其比重比水轻而浮上水面。

泥皮的成因:

    ①藻类死亡:浮游植物从繁殖高峰期进入老化期而大量死亡,死亡后沉入池底,与池底泥土和底栖藻类等混合,不断积累形成泥皮;    

    ②底栖植物死亡:池塘因水深增加或浮游生物茂盛,障碍了池底绿色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底栖植物大量死亡。泥皮在漂起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捞出,沉到池底便会发黑发臭,造成池底恶化,极易引起海参的肿嘴化皮等问题。

③滥用化肥肥水:肥效流失快,底泥活性差,底质容易板结起泥皮;用畜禽粪尿发酵肥和生物渔肥肥水,容易沉积底部,腐臭发热,促进腐败菌繁殖,时间久了也会起泥皮。

泥皮的防控:晴天上午按5~6亩用1次黑金神1包+粉剂活菌旺2包(经浸泡1夜)往泥皮集中地泼洒,1~2天后,泥皮会被分解浮起,用人工及时捞起泥皮,防止泥皮沉落后引起底质恶化;随后及时用解毒超爽(1瓶4亩)解毒,并按4亩用六控底健康1包+粒粒神1包养护底质。

关键控制技术七.溶氧是核心

1.溶氧,是成功养参的命根子

水中的溶氧是海参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海参抗低氧能力较强,短暂缺氧时也能生存。但实践证明,当水中溶氧量达到3毫克/升以上时,海参生长正常,对饵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饵料系数较低;如果水质恶化、底质酸臭发热、水体和底层缺氧,诸如肿嘴、黑嘴、摇头、肠炎、厌食、排脏、化皮、发飘、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等各种病害就会随之发生。由此可见,充足的溶氧是底质、水质稳定及海参迅速生长的必要条件:溶氧丰富,才能防止“倒藻”, 使藻相稳定,水色爽活;溶氧丰富,才能为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好氧菌提供优良的繁殖生长环境,使菌相均衡,水质稳定;溶氧丰富,才能减少和消除水体和底部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才能消除各种病原菌、病虫和病毒的滋生;溶氧丰富,海参摄食能力加强,消化吸收率提高,能量代谢利用率提高,生长迅速产量高,养参的综合效益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所以如何解决养殖池塘溶氧安全的问题,是每一个水产人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关于溶氧问题的误区

①有人认为开增氧机可以解决溶氧安全的问题,其实,这种理解存在误会。增氧机的真正作用是推动水体循环,活络水体,把上层藻类所产的溶氧通过水流循环载入塘底,增加塘底溶氧量,将底层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转化为营养盐类通过水流循环至表层供藻类吸收,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还可将底层有害的物质通过水体循环交换至水层表面释放挥发。增氧机本身只是将空气中少量的氧气导入水体,但不是主要的氧源。②还有人认为,泼洒增氧剂(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双氧水等)补充外源氧的方式可以解决水体中溶氧缺乏的问题。其实,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短期应急做法。经常使用化学增氧剂往往造成底质发热、水质泥浊。化学增氧剂的过量使用,使得藻种彻底的“牺牲”,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被彻底的破坏,水质、底质失去活性,自净功能丧失,水色、藻相很难培养,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屡见超标。导致病害频发,养殖效益底下。

3.保证溶氧的方法

①培植氧源:坚持养殖全程视情况适时适量追肥养水,确保藻类新陈代谢,藻相健康稳定。好的水质看上去肥、活、嫩、爽,这种水色实际上就是优良的藻相。优良的藻相对调节水质和稳定溶氧、pH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表明,池塘水体中70%以上的溶氧是藻类光合作用产生,其次才是空气溶解带入,培育优良的藻相,就是培植氧源。溶氧是核心,藻相是溶氧的源头。良好的藻相除了提供天然饵料,还能起到产氧、解毒、净水、稳定水质的关键作用。

②减少耗氧因素:水体中溶氧的消耗主要有:①海参的呼吸耗氧,占20~25%;②“水呼吸”耗氧,指水体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细菌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粪便、残饵有机物的发酵分解时所消耗的氧气,约占45~50%;③底质(包括底栖生物、腐败物质等)耗氧,约占25~35%,如果底质恶化(腐败、泛酸、发臭、发热),容易造成弧菌繁殖、塘底缺氧,塘底耗氧量上升至占50%以上,那么海参就极其危险,一旦遇到高温低压、闷热天气或夜晚,就容易发病甚至死亡。因此视情况少量多次用新活菌旺黑金神等微生物制剂养护水质和底质,利于促使有机物及无机物转化及利用,降低水体、底部腐败物质耗氧;交替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得立康等表面活性剂能减少池底氧气消耗,增加水底层溶氧,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

③减少水体表面张力,增加氧气溶解速度:降解灵离子对钙纳米氧可以消除水体粘性,增强水体的透氧能力,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体表层的氧气导入水体中层和底层,迅速解决重症缺氧和进行缺氧发飘参等急救;遇低气压、闷热、连绵阴雨,泼洒降解灵和离子对钙,高温天气则可选择在夜间10点左右补充外源氧如纳米氧,此时切记不要用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等化学增氧剂,否则后患无穷。

④遇到容易导致缺氧的异常天气,应加强管理:

◇ 一年之中,春秋两个同温期,养参水体易缺氧:冬天水温一般是上低下高,春天2~4月份随着气温逐步上升,池塘水温也会随之而上升,但表层水温上升的速度要快于底层水温上升的速度,就会出现一个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相同的阶段(即同温期),通常水体产氧的途径,一是中上层水体中的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是表层水与空气接触而得到的,在风浪及水体自身上下比重不同的作用下,上、下层水会形成对流,上层溶氧高的水就会对流到底层而使底层水不缺氧,而同温期上下水体比重也会一致,导致对流停止,此时遇到少风多雨多雾的天气,会加重底层缺氧,且这种气候持续越长同温期就越长,对养殖对象的危害就越大;秋天也遇到类似的变化,出现同温期。

◇ 高温天气水温越高水体的溶氧率就越低;

◇ 阴雨雾天;

◇ 不同的风向,在夏天刮西南风往往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东南风次之,西北风气压最高一般很少缺氧。防控:在异常天气来临前及异常天气期间,必须加强对底质和水质管理,在晚上8点左右用降解灵+离子对钙泼洒,通透水体,增加水体和底层溶氧,并于次日上午用六抗培藻膏+新活菌旺培藻养水,防抗应激。

⑤根据气候、底质、水质等情况,适时降低水位或换水:在春天同温期,此时降低水位可缩短提高水温的时间,利于肥水,增加底层溶氧,防止底臭;夏天雨季,持续阴天降雨,在没有增氧条件的地方,通过降低水位,防止底层缺氧非常重要;海参夏眠后,海参起蛰的早与晚是由水温所决定的,秋天气温下降水温也随之下降,但气温下降的速度远远要高于水温下降的速度,且同时水位越深水温下降的就越慢,这就是常见的秋天气温低水温高的现象,此时要想尽快降低水温,降低池塘的水位就非常有意义,同时辅以少换水或不换水可以提前20~30天让海参起蛰,这实际上就是给海参下半年的生长周期延长了15~30天;中秋前后至11月中旬左右,水体也会出现一个同温期且此阶段也多雨多雾,此时降低水位主要是防底层缺氧,进而预防秋天因底层缺氧而引起的肿嘴、摇头、吐肠、化皮等腐皮综合症。 

关键控制技术八.排毒解毒:消除养殖隐患

定期解毒是指定期有效地消除养殖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毒害,如重金属中毒、消毒杀虫灭藻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硫化氢中毒、甲烷中毒、氨中毒、酸热毒素、摄食有害藻类或老化死亡藻类中毒、霉菌毒素中毒、滥用抗生素及违禁药中毒等等,我们对各种毒素对海参的危害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1.重金属中毒: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有铅、汞、铜、镉、锰、铬、砷、铝、锑等,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四方面: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种养污水最终都排至大海,导致海水污染日益严重,致使养殖抽进的海水本身的重金属就超标,②所抽的地下水,本身重金属超标,③在养殖过程中滥用各种吸附型水质和底质改良剂等,也会导致重金属离子就超标。④劣质肥水产品。重金属超标会严重损害海参的神经系统、循环和水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2. 消杀(杀菌、杀毒、杀虫、灭藻)药物中毒:传统的“消杀”养殖模式,常用消杀药物处理水质和预防病害,或者只要海参一发病就立即使用或加量使用“消杀”药物,导致药物累积沉降在水、底,短期可能不会有明显中毒迹象,但长期存在会破坏整个池塘环境和损害海参的体壁和各脏器,如烈性药物或超量使用则会造成海参中毒死亡。

3. 亚硝酸盐、硫化氢、氨中毒:大量使用化肥或畜禽粪尿或生物鱼肥进行肥水、池底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底质腐败等容易造成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和氨氮超标,导致海参中毒,呼吸、神经和代谢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将导致死亡。

4.酸热毒素:池底有机物在微生物发酵作用下产生产酸发热,尤其是发生在连绵阴雨后气温回升、暴雨后出太阳、底质恶化。底质发酸发热发臭导致底质腐败,容易滋生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同时严重耗氧,导致漂参、腐皮综合症、和寄生虫病害等。

5.藻毒素:池底有害藻类(特别是蓝藻、甲藻、裸藻、三毛金藻)和老化死亡藻类都会产生毒素,海参吞食后容易造成肠胃消化道感染,造成肠炎、厌食、食欲不振等。

6. 霉菌毒素中毒:存放过久或受潮的饲料和药物、使用了霉变的原料加工的饲料、没卖完回炉加工的饲料等都容易变质产生霉菌毒素,海参摄食了氧化、酸败、霉变的饲料(含黄曲霉素或霉菌毒素)引起慢性中毒,损伤肠胃。

7. 滥用抗生素及违禁药中毒:滥用抗菌药物、添加高残留的禁用药品、长期拌喂药物性添加剂。而海参却没有相应的肝胰脏和胆囊进行排解毒性,更容易导致药物中毒,甚至死亡。

清源、解毒超爽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降解剂,合理使用能①消除重金属离子、有毒元素如铅、汞、铜、镉、锰、铬、砷、铝、锑等;②消除水底发酸发热、防治铁离污染、水锈和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氨超标;③消除和缓解养殖动物因激素类、氯系、消毒剂、抗生素、杀虫药、藻毒素、饲料霉变以及各种农药造成的应激反应和中毒反应。最终起到净化水质、底质,消除养殖对象因重金属超标引起的中毒。

健长灵、活性蒜宝、本草康不仅含有产酶益生菌群,还含有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等,在饲料中定期添加这些高品质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不仅能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还能对霉菌毒素进行生物转化和酶解,达到健肠养胃、促进生长的功能。

防控中毒,解毒排毒的最佳方案:

每当①进水后,②肥水培藻前,③放苗前,④连绵阴雨天或者暴雨后转晴,⑤连续高温,⑥换季(尤其是清明和白露时节),⑦倒藻或蓝藻、裸藻、甲藻、金藻等有害藻类繁殖过盛,⑧用了“消杀”药或拌喂了抗生素后第二天,⑨投喂了氧化、酸败、霉变的饲料等,都应用清源(1瓶用3亩.米),或者解毒超爽(1瓶用4~5亩)全池泼洒解除水体和底质的毒性,同时每公斤饲料用清源、活性蒜宝、酶解多糖各10克拌料混匀阴晾半小时后投喂排解海参体内毒素,每天1餐,连用3天。